当前位置:首页 > 思政名师工作室
以沙为镜 唤醒心灵动力 ----心理健康社团举办“提升内驱力”结构式团体沙盘活动
发布时间2025-04-17 16:03:32


为提升学生及教师探索自我潜能、激发内在成长动力,我校心理健康社团于 2025年4月9日下午15:10至16:30,在南三楼心理辅导室组织开展了主题为“提升内驱力”的结构式团体沙盘体验活动。活动由心理健康社团教师燕可莉担任引领者,吸引了心理健康社团成员及实习教师共25人参与,通过沉浸式沙盘体验与团队互动,助力参与者深化自我认知、唤醒内驱力。    

活动以趣味分组与热身游戏拉开序幕。参与者通过“手心手背”随机分组后,以“狂风暴雨”互动游戏迅速破冰:模拟“小雨”轻拍手掌、“大雨”跺脚呐喊,现场欢声笑语不断,成员们在肢体协作中建立起初步信任。随后,各组推选队长并完成团队建设,明确队长职责与活动规则,为后续环节奠定合作基础。  

在理论环节,燕可莉老师带领大家学习了结构式团体沙盘心理技术的核心理念,强调“四不两重”原则(不分析、不解释、不评估、不判断;重感受、重陪伴)及沙盘的治愈功能参与者通过理论学习,深刻体会到沙盘作为“心灵容器”的独特价值。  

最引人入胜的环节是“摸沙体验”。在轻柔的引导语中,参与者闭目静坐,双手与沙粒深度接触,通过抓、揉、埋等动作放松身心,并回忆个人“成就感时刻”。一名实习教师分享:“当指尖触碰到沙子的瞬间,脑海中浮现出第一次成功授课的画面,那种由内而外的动力感重新被唤醒。”  

“摆沙具及记录”环节,参与者将脑海中的画面转化为沙盘上的象征符号。每人选取最多三件沙具,以“止语”状态将故事无声呈现于沙盘中。随后,成员们通过纸笔记录对他人沙具的瞬间感受,以非语言方式传递情绪与联想。  

随后的“组内交流”与“组间交流”将活动推向高潮。组内成员围绕沙具展开投射式分享:“我从你的沙具上投射的故事是……”一名学生以帆船沙具隐喻“突破风浪的勇气”,引发组员对“坚持与希望”的共鸣;跨组参观时,教师用灯塔沙具讲述“指引学生成长”的使命感,触发不同视角的深度对话。  


活动尾声,全体成员手拉手围成圆圈,感受彼此的温度与信任,并在引领者带领下庄严宣誓:“我宣誓,我只带走自己的感受,留下别人的故事!”这一仪式不仅强化了保密原则,更象征着参与者对自我与他人的尊重,为活动画下温暖而有力的句点。    

心理健康社团学生同学感慨:“沙盘像一面镜子,让我看到自己未被发掘的能量。从沙具分享到跨组交流,每个故事都让我感受到群体的力量。”老师则表示:“宣誓环节的庄严感让我意识到,心理成长不仅是自我探索,更是一份对他人故事的守护责任。”  

本次活动通过“理论—体验—分享—联结”的闭环设计,将抽象内驱力转化为具象行动。沙具的象征表达与跨组对话,不仅深化了自我觉察,更构建了“心理共同体”的支持网络。心理健康社团表示,未来将持续开展此类体验式活动,以“不评判”的包容环境助力师生实现自我教育、自我成长的终身目标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来源:基础教学部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撰写:刘红太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图片:刘红太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初审:吴钰

审核:张心成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复审:王俊英

 





  • 地  址: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爱民区兴平路288号
  • 校长热线:0453-6580005 咨询电话:0453-6580337
  • 基层减负邮箱:jsxyjcjf@163.com
  • 黑ICP备12004809号-1 版权所有:牡丹江技师学院